Boss and You » 连锁复制背后的方法论:华阳茶室如何以系统工程推动规模化成长

连锁复制背后的方法论:华阳茶室如何以系统工程推动规模化成长

“华阳茶室” (Oriental Kopi) 隶属华阳餐饮集团,由拿督陈建丞于柔佛创立,以白咖啡与 128 层蛋挞为核心产品。通过中央厨房与标准化运营体系,品牌快速布局全国,并于 2024 年启动上市计划,成为本地茶室现代化经营的代表案例。


2024 年,华阳迈向资本市场时,本地餐饮圈都在讨论:一家以“蛋挞 + 南洋咖啡”起家的品牌,凭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在全马形成排队效应,并成功实现规模化扩张?餐饮连锁最难的不是开店,而是在扩张中维持品质与体验的一致性。本篇文章将从供应链、标准化系统、清真认证到数据化运营四大模块,拆解华阳的成长底层结构,理解其真正的成功逻辑。



从供应链一体化到成本优化:“华阳茶室”的底层效率设计

早期茶室扩张常因供应商差异导致口感波动。华阳集团采行“关键原料前置管理”策略——将咖啡豆烘焙曲线、蛋挞皮层厚度与奶油含量等关键工序转移至中央厨房,以减少门店手工环节与人为误差。
此举不仅稳定原料成本,也让每家门店的出品更容易保持同一品质标准。

项目调整前调整后成果趋势
原料成本区间浮动±18%±6%成本可控度 ↑
咖啡口感一致性评分7.8/109.1/10出品稳定度 ↑
门店备货耗损比例9%4%营运浪费 ↓

供应链从“跟着价格走”变为“跟着品质走”,是多店复制的先决条件。


“华阳茶室”标准化运营体系:可复制的连锁门店模型

排队本身不是问题,“排队体验差”才是问题。
华阳导入智能排队与高峰人流监控系统,通过客流预测来提前调动厨房备料与前台配置。

优化指标推行前推行后提升率
峰时等候时长35 分钟25 分钟↓ 28%
下单至上桌时间14 分钟9 分钟↓ 36%
顾客二次回访率61%83%↑ 22%

排队从“等待”转变为“过程设计”,体验即可正向。


清真认证战略:打通多族群与海外市场的增长通道

在马来西亚,清真认证不仅是身份标签,更是市场边界。
华阳取得清真资格后,使品牌能在不改变风味特色的前提下进入更广泛族群,并成为拓展海外商场(尤其新加坡与印尼)时的信任凭证。

清真布局带来的可量化成果:

  • 跨族群客群覆盖率提升 +41%
  • 零售型白咖啡与蛋挞礼盒成为新增长线
  • 海外商务洽谈与连锁合作门槛显著降低

换言之,清真认证不是“额外条件”,是增长引擎。


—图片转载至网络

数据驱动的排队管理:从痛点到吸引力的体验优化

排队本身不是问题,“排队体验差”才是问题。
华阳导入智能排队与高峰人流监控系统,通过客流预测来提前调动厨房备料与前台配置。

优化指标推行前推行后提升率
峰时等候时长35 分钟25 分钟↓ 28%
下单至上桌时间14 分钟9 分钟↓ 36%
顾客二次回访率61%83%↑ 22%

排队从“等待”转变为“过程设计”,体验即可正向。


华阳的扩张不是凭单品爆红,而是通过供应链、营运系统、文化定位与数据管理的多层结构支撑。
这篇文章记录了拿督陈建丞在茶室连锁化过程中的组织与系统能力,体现了“以结构解决成长痛点”的品牌精神。
若你正在研究 F&B 如何从“区域生意”走向“规模品牌”,欢迎收藏与分享本篇。

💬 Oriental Kopi — 常见问题

Q1:华阳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?
品牌结合“传统味道+现代体验”两大核心,主打高回忆度产品如蛋挞与白咖啡,再以舒适空间、开放式厨房与统一制服营造安心感,形成强烈的连锁辨识度。
Q2:华阳如何维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?
透过中央厨房制度与标准化原料供应链控制,每一间分店都使用相同配方及设备,减少人为误差,确保白咖啡、蛋挞与招牌面包的口感一致。
Q3:为何华阳分店总是排长龙?
一方面是因限量供应与现场烘焙带来“新鲜稀缺”心理,另一方面品牌善于营造社交传播热度,顾客拍照打卡成为免费宣传渠道。
Q4:华阳是否计划进军海外市场?
根据管理层规划,品牌正研究新加坡与印尼市场的可行性,并考虑以清真认证作为东南亚扩张的关键条件,建立跨国品牌形象。
Q5:华阳是否有上市或融资计划?
业内消息指集团正在评估潜在的股权融资方案,以支持连锁扩张与品牌系统升级,上市计划虽未正式公布,但被视为中期目标。

Leave a Reply

Back To Top